1.题目:浮力产生原因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讲授时间10

资格题库2022-08-02  46

问题 1.题目:浮力产生原因2.内容:3.基本要求:(1)讲授时间10分钟;(2)有适当板书;(3)有师生互动;(4)有联系实际的实例。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提高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研讨与实验提高观察能力,提高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船在水上行走和奥运健儿游泳等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船能在水上行走,引导学生思考,自由回答,从而导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感受浮力
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浮力的存在。如让学生动手实验,浸在水中的乒乓球松手后在水中上浮。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在将铝块浸没在水中,感受一下力的大小,同时观察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变化。
教师提问:为什么弹簧测力计读数发生了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了?
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教师进行总结。是因为浮力的原因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了。顺势讲解浮力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的值,就是浮力的大小。
活动二:数形结合,加深理解
教师提问:为什么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呢?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自由回答。让学生画出铝块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教师进行归纳梳理得出:物体左右两边所受力互相平衡,而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力大于物体上表面所受的向下的力,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活动四:动手操作,测量浮力
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对物体所受浮力进行测量,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结合生活实例,说一说浮力给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四、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浮力产生原因:物体的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
五、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资料,思考桥墩在水里有没有受浮力的作用?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80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