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电流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讲授时间10分钟(若

admin2022-08-02  38

问题 1.题目:电流2.内容:3.基本要求:(1)讲授时间10分钟(若涉及实验,可以做实验、模拟做实验或者讲解实验);(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有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了解电流方向的规定。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出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态度,增强小组合作。
教学重难点:理解电流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一面展示接通电源的灯泡发光和接通电源的电动机运转的图片,一面提出问题:为什么接通电源的灯泡会发光?为什么接通电源的电动机会运转?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顺势引出本节课课程——电流。
二、新课讲授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接通电源后,灯泡会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进行回答。教师总结:当开关闭合后,电路就连通了,此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因此灯泡会亮。同时提出第二个问题:电流在导线中是怎样形成的呢?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分享。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在导体当中存在许多自由移动的电荷,当有电压作用在导体两端的时候,这些自由移动的电荷在电压的作用下就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当闭合开关,小灯泡持续发光,表明有电荷持续地流过小灯泡,这就是电流形成的实质,教师讲解电流的定义: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水流的图片,通过观察水流形成的原因,进行提问:理解电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再次展示水流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水流是有方向的。教师顺势提出问题:电流是否有方向,其方向如何判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电流方向。
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总结。
三、归纳总结
教师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看看生活用电中电流方向是怎样的。
五、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80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