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电阻的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教师进一步提问:导体电阻大小的影

免费题库2022-08-02  44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电阻的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教师进一步提问: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从而引出本节新课《电阻》。
环节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结合旧知):回顾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电阻的影响因素除了材料本身还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家庭用电中不同电流电线的粗细程度不同,能猜想到电阻大小与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由于探究多个因素,首先明确实验思路为控制变量法。
教师给出L1、L2、L3三组镍铬丝合金导线,其中L1、L2为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而长度不同的镍铬丝;L2、L3为长度相同,材料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丝。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设计实验步骤,并将实验方案汇报,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得到以下实验步骤:
(1)以L1、L2为对照组,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2)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I1和I2,并记录在表格中。
(3)以L2、L3为对照组,重复上面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进行巡堂,针对不合理组装电路的问题进行指导纠错。
分析与论证:
根据记录实验数据,学生能得到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电阻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电阻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教师讲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仅仅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三者有关。
环节三:巩固提升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失误和故障,是怎么解决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并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总结。
2.查阅资料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80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