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长喙天蛾吸食花蜜、煮食物画面,让学生思考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课前在自己身上喷香水,在教室内走一圈,问同学们能闻到味

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长喙天蛾吸食花蜜、煮食物画面,让学生思考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课前在自己身上喷香水,在教室内走一圈,问同学们能闻到味道吗?我们是如何闻到各种味道的?学生初步体会分子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新课《分子热运动》。 环节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我们是如何闻到物体的味道的呢?分子间有没有作用力? 【实验演示1】 在讲台上打开一个花露水瓶盖,询问前排同学有没有闻到味道? 【演示实验2】 在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中不能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面。) 学生观察实验,会发现两瓶气体颜色逐渐变得均匀,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彼此进入对方,明确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教师讲解扩散的概念。 教师追问:扩散只能发生在气体间吗?能否举一些扩散现象的实例吗?(如墨水滴入到水中;腌菜会使菜变咸等) 【演示实验3】 在一个量筒内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密度大于水,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间明显的界面。 展示10天前、20天前、30天前的溶液。对比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实验,通过对比几个实验,可以发现,时间越长,清水和硫酸铜溶液间的界面就越模糊。教师讲解其中的原因:这是由于水和硫酸铜溶液间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视频动画】 煤炭堆放在地面一段时间后,把地里面一小层都弄黑了;长期堆放石灰的墙角,有一层墙壁染上了白色;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等。 引导学生讨论,对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运动进行总结。 教师归纳: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演示实验4】 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量的半杯凉水。用滴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学生观察实验,热水中颜色变化较快,说明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师生共同总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环节三:巩固提高 思考: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一会儿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 环节四:小结作业 1.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分享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认识。 2.扩散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有时对人类有益,有时对人类有害。课后通过搜集资料的形式,各找到3个生活实例,下节课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参考答案】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突出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讲授分子热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用了大量的直观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包括花露水和二氧化氮气体分子的直观扩散,硫酸铜溶液与水的缓慢液体扩散,视频展示的煤炭堆、金片和铅片的互相渗入等现象的固体扩散,由现象分析内在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样用大量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融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对气体、固体、液体分子的扩散现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突出教学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9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