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题目1.题目:杠杆原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

考试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试讲题目1.题目:杠杆原理 2.内容: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1.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 2.这堂课中学生必须会的技能有哪些?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入学生在小时候常玩的跷跷板进行导入。向学生提问:如果叫你们举起你的同桌,你们能举起来吗?为什么在我们小时候玩的跷跷板中,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把同桌翘起来呢?让学生思考,并继续提出,阿基米德曾经说出豪言壮语“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他说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点评后提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原理-杠杆。
环节二:新课讲授
司马迁在《史记.荆轲列传》中就记载祖先在建造咸阳宫时,就利用硬木棒搬动巨大石块,像这样的木棒,以及我们生活中大家经常用到的用筷子夹菜,用剪刀剪纸就是在使用杠杆。从而引出杠杆的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并在所画的撬动石头示意图的基础上紧接着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在概念建立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在画力臂的方法是什么?教师在点评小组代表回答后,进行归纳总结画力臂的方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提出力臂常用虚线画出。
2.提出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杠杆的平衡状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平衡呢?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作出假设,可能两两边重物相等时,可能力臂与力之间存在某种数量关系时等。
实验验证:让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设计实验,展开实验探究。提示学生自行阅读书上的实验探究,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再改变动力F1和动力臂L1,相应调整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并完成课本表格。
3.归纳总结,探究后,由多个小组汇报小组探究结果,教师对探究结果进行相应的总结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用数学表达式表达为F1 L1=F2 L2
环节三:巩固提高
比比看: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展开,看哪个小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最多的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组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生活中的杠杆有很多,小朋友玩的跷跷板,拔钉子用的羊角锤,划船用的船桨。从而顺势引出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概念,总结出其中的特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的收获有哪些,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掌握情况。
作业:课后分别收集生活中的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有哪些,并且尝试着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下节课一起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杠杆原理
一、杠杆的概念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F2 L2
三、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辩题目解析】
1.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
【参考答案】
(1)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2)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3)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2.这堂课中学生必须会的技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首先是作图技能,会画力和力臂;其次是区分各种杠杆的能力,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最后是计算技能,能够通过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9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