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计算机的奥妙-计算机硬件系统 2.内容: 3.基本要求

练习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1.题目:计算机的奥妙-计算机硬件系统 2.内容: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设置必要的互动环节。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哪些? 2.教学板书的作用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CPU、鼠标、键盘、U盘等图片,提问:大家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学生知道一部分,它在计算机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表示不清楚。教师引导:这些都是我们电脑的组成部件,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都在哪里吗?顺势导入新课——计算机硬件系统。
(二)新课讲授
首先,提问:在学习这些设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是物质基础,是软件的载体。硬件系通常指机器的物理系统,是看得到、摸得着的物理器件。
教师提问: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都有些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能够说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但是学生不明白到底是计算机中的哪一部分。这时教师打开计算机主机箱,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有哪些结构?学生可以看到主板,然后看到上面的CPU,这时教师作出解释: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件组成,控制器负责指挥和控制其他各个部件协同工作,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执行机构,负责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
接着让学生根据课本找到内存条,教师讲解:内存条是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的一种,并介绍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中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并根据命令提供数据给有关部分使用,它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内存的概念,思考,内存条是属于哪一种内存?学生思考后回答属于RAM,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教师引导RAM的特点是随机读或写,断电后丢失,我们知道假如电脑断电后未保存的文档的内容会消失,而我们的文档内容保存在内存中,随时读写,所以内存条是RAM。ROM是计算机出厂时内置在电脑中的,比如BIOS,使用者是不可以更改的。教师提问:上课前,老师展示的U盘就属于存储器,那同学们想一想它属于外存储器还是内存储器呢?学生都能回答出属于外存。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输入输出设备,并请学生总结:输入设备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装置之一,主要作用是把程序和数据等信息转换成计算机适用的编码,并按顺序送往内存储器;输出设备是用来显示或打印输出计算机处理数据结果的设备。
(三)巩固提高
抢答游戏:教师说设备名称,学生说:功能以及所属类型。比如移动硬盘(外存)、显示器(输出设备)、鼠标(输入设备)、触摸屏(既是输入又是输出)。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今天所学知识。
作业:让学生思考软件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计算机硬件系统
1.CPU
2.存储器
3.输入设备
4.输出设备
三、答辩题目及解析
1. 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操作系统:对所有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及分配的核心软件,如DOS、Windows、Linux等;
2.程序设计语言:用于编写各类计算机程序,它是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如C语言、C++、VB等;
3.数据库系统:用来测试计算机性能,诊断并排除计算机故障,使用户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软硬件资源的服务程序,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
2.教学板书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帮助实现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优秀的板书,高度浓缩了教学内容,加大了信息量,可使学生见微知著,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的。
(2)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结构:好的板书则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抓主剔次,把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形成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巩固记忆。
(3)强化直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板书可以通过图形、图表、线条、符号等形式使教材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促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领会,提高学习效率。
(4)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结合扼要的板书和教师的讲解与描述,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8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