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免费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内容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展示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并提出疑问东北地区到底有哪些资源?它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联系?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与农业 给学生展示图6.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图:【学生活动】学生观图片并思考问题: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活动】待学生观察活动完毕,提问学生并总结归纳: 林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林和长白山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西部和辽河平原 耕地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东北农业类型的景观图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土地类型分布状况下东北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类型?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并归纳总结:在山区林地面积广大,适合发展林业,主要的林产品有:人参、鹿茸等;在耕地面积广阔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例如:水稻种植业和春小麦和玉米;而草地则适合畜牧业,例如:舍饲养殖业和乳畜业。所以农业生产类型应该因地制宜。 (二)林地和耕地的变化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图6.6和6.7,请学生观察并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活动问题:1.从图中的数据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样的变化导致了哪些不良的结果? 【教师活动】待学生讨论完毕,请部分小组回答,由师生共同总结: 黑龙江的森林面积和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3.6%和35.6%,但是在森林覆盖率从19世纪末70%下降到35.55%,说明随着人口和农业的不断发展,毁林开荒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 这样的变化使得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材料“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以及东北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再次加深学生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印象。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三江平原的变迁”案列,请同学阅读并再次理解和归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强化对农业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搜集相关资料: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还有哪些因素的影响和新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6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