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回顾 题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基本要求: (1)讲解

考试题库2022-08-02  29

问题 一、考题回顾题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基本要求:(1)讲解清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2)有必要的板书设计。(3)试讲时间10分钟。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教师展示邓小平的图片,讲述:这是1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教师提问:《时代周刊》为什么这样评价邓小平?邓小平做出了怎样的举措?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引导: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农民公社,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实行工分制。这样的劳动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教师追问: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央很是头疼,为此,党中央是如何解决的呢?目的何在?学生结合教材得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实施教师展示《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的图片,并提问:当时中国农村的经济不容乐观,尤其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加之1978年安徽省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小岗村的人民做出了怎样的举动?具有怎样的意义?学生结合图片及课本得出:农民写下改革宣传书,按下血印。他们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师播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视频片段,提问:这种形式带来了令人满意的收益,请你说一说成果?这一成果得到了怎样的反响?学生交流得出: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教师补充: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三)意义教师展示史料并安排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思考探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以往的经济发展形式相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探讨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生活得到改善。教师追问: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也越来越多,但是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知识。2.作业:农民种出来的粮食越来越多,如何将农民种出来的小米、红枣等卖出去呢?请你为家乡出谋划策,下节课交流分享。【答辩题目】1.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什么是历史情境教学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4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