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视觉的形成》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下午 江苏省苏州

免费题库2022-08-02  13

问题 初中生物《视觉的形成》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 下午 江苏省苏州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视觉的形成2.内容: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如图4-47所示。图4-47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假如一只黄蜂朝你迎面飞来,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它身上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图4-48)。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这时,你才“看”到了黄蜂。3.基本要求:(1)要创设适当的情景;(2)有配合教学内容的适当板书设计;(3)讲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答辩题目1.谈谈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2.本节课你是怎样导入的?

选项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1.请四位同学到教室前面来参与游戏,先睁着眼睛走直线,再蒙上眼睛走直线,看谁走的又直又快,分享两次体验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蒙眼走弯路的原因(大脑没有接受到眼睛的信息,不能准确定位),体会眼睛的重要性。
2.人所获取的外界信息,绝大多数来自于眼睛,大家知道我们的眼睛都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人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事物的?引入课题。
(二)探究学习,讲授新课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观察同桌的眼睛,描述眼睛的结构。眼睛由外部结构眼睑、睫毛、眼肌以及内部结构眼球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眼球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提出问题:眼球的结构组成又是怎么样的呢?
展示眼球模型,结合多媒体展示眼球结构示意图,讲授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角膜:位于眼球最外部,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虹膜:位于角膜内部,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做瞳孔(光线的通道)。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
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2.视觉的形成过程
学生根据眼球的结构特点合作探究视觉形成的过程。教师总结: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随光线明暗及物体远近的变化,瞳孔大小、晶状体凸度会发生改变,以看清物体。
3.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若晶状体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象。这样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近视:“三要”(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间长了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三)联系生活,巩固提升
引导学生思考用近视镜进行视力矫正的原理。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眼球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作业:课下思考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原理。
【板书设计】
视觉的形成
一、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二、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
三、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答辩题目解析】
1.谈谈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
【参考答案】
眼球的晶状体等结构有灵活的调节功能,但若是晶状体的调节负担太重,过度变形而不能恢复原状,从而使外界的物象不能准确的落到视网膜上,就会形成近视眼或远视眼。
近视眼主要是晶状体变凸或眼球前后径变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的,所以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远视眼则是晶状体变凹或眼球前后径变短,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形成的。
2.本节课你是怎样导入的?
【参考答案】
我采用的是游戏导入法,请几位同学到教室前面参加蒙着眼睛走直线的小游戏,从而使同学们真切体会到眼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眼睛的结构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眼睛看世界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进入课程的学习。
我这样设计导入是因为游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这堂课的趣味性,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72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