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一般分为歌唱课、欣赏课和活动课。欣赏课以体验为主,可以以互动、讨论、对

免费题库2022-08-02  39

问题 小学音乐课一般分为歌唱课、欣赏课和活动课。欣赏课以体验为主,可以以互动、讨论、对比讨论等作为授课的方法,在这过程中还可以相应的将几种类型综合运用。首先,比较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或是将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相同而形式不同、形式相同而风格不同的音乐内容进行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在比较在聆听音乐时会相当认真用心,以便找出乐曲的同异之处,不同的音乐有它特定的节拍、节奏、速度或曲体上的特点,在音乐欣赏时可以以某一种体裁的各种不同乐曲进行互比。因此,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并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其次,“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协作、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中常采用小组竞赛、小组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在小组合作中需要每个同学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个任务,体会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最后,在音乐教学设计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把音乐与姊妹艺术和非艺术课程等其他学科有效的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生动。例如本课的草原放牧,就可以结合作品的故事适当讲述的历史背景,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地方文化、环境、风土人情等。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出新课(1)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音乐,学生伴随音乐律动,走进教室。(2)通过介绍自己的家乡,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二)学唱歌曲,探究学习(1)播放伴奏,老师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描绘的美丽风光,感受优美、抒情的旋律。(2)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跟着小声哼唱,认识反复记号。(3)老师弹伴奏,再由学生进行跟唱。在唱的过程中观察每一句话的开头有什么特点?找出歌曲难唱的地方。(4)老师讲解弱起。学生紧跟老师进行节奏的拍打,并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练习。(5)在演唱歌谱的时候要注意每句开头的演唱方法。(6)学唱歌词①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②随伴奏轻声默唱歌词2遍。(7)老师再次弹伴奏,学生跟着琴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优美、抒情)(8)欣赏《田野》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进一步指导学生带着赞美的情感演唱。(三)拓展延伸,表现歌曲(1)老师指挥全班同学演唱歌曲。(2)播放无声动画片,学生通过动画片的播放,搭配背景音乐。(四)小结作业师:通过演唱歌曲,我们感受到了田野里的美丽景色,自然界的美好,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回去之后把歌曲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答辩题目解析】?1.音乐教师如何做好歌曲的范唱??【参考答案】范唱是指老师的示范演唱。在音乐教学中,范唱是音乐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良好的范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1)熟悉作品①反复朗读歌词,深入挖掘它潜在的内容,认真分析歌词的节奏、韵味、语气等特点。②唱准歌曲,做到旋律、节奏、节拍准确。③分析歌曲的旋律线特征(平行、上行、下行),根据旋律线条做不同的处理。(2)感情到位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多听、多实践、多欣赏各类艺术品种的表演,扩大艺术视野,丰富艺术情感。②教师对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现,声情并茂的将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③教师在范唱时关注学生,眼神和学生要有情感交流。(3)提高声乐技巧①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歌唱呼吸的基本功。②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③要恰当运用好歌唱的共鸣,声音圆润、优美动听。④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⑤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的歌唱发声技巧。⑥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2.在教学中怎样实践“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参考答案】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是素质教育对音乐提出的要求,也是音乐自身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第一,为音乐教学选择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1)从音乐教材上获取。(2)教师结合教学和学生需求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唤起美感的音乐作品作为教材补充,要竞选一些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和校本音乐课程资源。第二,课堂要以“音乐审美体验”贯穿始终。(1)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注意审美体验。(2)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3)注意挖掘教学中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想象力。第三,创设良好的审美教学环境。(1)富有特色的音乐教室。(2)质量高的音响设备。(3)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58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