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大鹿》 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

考试题库2022-08-02  31

问题 小学音乐《大鹿》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2)试讲时需要有乐曲讲解环节。(3)试讲过程需要有适当板书答辩真题:1、音乐课上,学生在做其他科目的习题,作为教师,你会如何处理?2、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播放视频《两只老虎》,请学生跟着视频边听音乐边做动作,音乐结束后提问学生:老虎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森林)2.教师追问:那森林里除了大老虎还有什么小动物?(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引导学生,森林当中除了小动物,还有很多好听的、有趣的故事,并接着给学生讲一个关于鹿的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弯弯的小路,在小路的尽头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这个房子的主人是一只鹿,它不仅勤劳勇敢,还乐于助人。顺势引入课题《大鹿》。(二)初步感知1.播放《大鹿》这首歌曲,听一听歌曲是快速的是慢速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歌曲是中速稍快的)2.接着带领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这一遍请学生听一听歌曲当中讲了什么故事?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后做出总结。(歌曲当中出现了两个动物,分别是小兔子和大鹿;讲了小兔子和大鹿共同抵御了林中猎人的故事。)(三)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先来朗读歌词,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同学们,当小兔逃向大鹿的时候,大鹿正在干什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教师追问:大鹿看到了什么?(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教师再问:小兔边敲门边说了什么?(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林中猎人来了,小兔和大鹿的心情应该是什么样的?(急切的)顺势提醒读歌词的时候,要读出急切的心情,着急的心理。3.最后,带领学生再来朗读一遍。4.学唱歌曲(1)带领学生演唱歌谱,注意音准和节奏。(2)学生唱准歌谱后,跟着钢琴试着加入歌词演唱。(3)提问学生歌词的最后两句讲了什么?(讲了猎人来了,小兔子找大鹿求救),那在演唱这两句的时候,要表现出小兔子和大鹿什么样的心情?(急切的心情)。接着带领学生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歌曲,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最后两句要唱出小兔子和大鹿急切的心情。3.表现歌曲(1)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当中除了小兔子和大鹿,还出现了哪些人物?(出现了猎人)(2)猎人有没有歌词?应该怎么表现猎人?(没有歌词;应该拿着枪,躲在树后边,怕被小兔子发现)(3)那小兔子和大鹿在演唱的时候该怎么表演?(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第一句“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表现大鹿很悠闲,旋律明快、跳跃。第二句要唱出小兔害怕、慌张的神情。第三句唱出急切的心情。最后一句,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4)带领学生把这些感情加入进去,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歌曲。(四)巩固提高1.请学生寻找自己的小伙伴,组成六个小组。两组猎人、两组小兔子、两组大鹿,分别模仿一下自己扮演的角色的动作。2.模仿完之后,学生自己进行小创编,讨论一下自己的角色应该怎么做动作。3.播放音乐,请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成果。(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演唱《大鹿》,了解了歌曲讲述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乐于助人的精神。作业:请大家以后碰到需要帮助的人,都要伸出自己的双手。【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音乐课上,学生在做其他科目的习题,作为教师,你会如何处理?【参考答案】在音乐课上,如果有学生在做其他科目的习题,作为教师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首先,教师要反思自身,是否是自己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及时调整授课思路与方法,以适应学生。其次,教师应该在课上多关心,这样才能真切的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后一点,如果学生在课上做其他科目的习题,需要与其他科目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是否是因为其他科目的内容太过于繁重,从而及时进行调整。2.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和编创的方法,提升创造力,学生能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到愉悦。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初步体会速度、力度等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谈话法进行导入:“同学们是喜爱日出时刻还是日落时分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总结:“日出时刻朝阳缓缓升起,微风轻拂垂柳,象征着一天新的希望;日落时分夕阳缓缓落下,晚风吹皱湖面,象征着繁忙的一日落幕。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都有各自的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便是一首与夕景有关的歌曲《晚风》。”
(二)初步感知
1.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音乐旋律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的旋律非常的优美、安逸,速度比较缓慢。”
2.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描绘了一幅晚风吹拂万物时的轻柔和夕阳西下时的宁静,在这片安逸的气氛下,人们不由自主的唱起歌、跳起舞,展现了一片生活的美好。”
(三)深入探究
1.运用开口音“a”进行发声练习,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呼吸平稳,气息连贯。
2.教师钢琴伴奏,请学生跟琴轻声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3.教师请学生自主识唱旋律曲谱,并再次提问:“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为学生讲解6/8拍及其强弱规律。6/8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接着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鼓敲击6/8拍的强弱规律,提示学生仔细聆听,说出6/8拍的强弱规律。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并总结:“6/8拍的强弱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
5.学生在教师的钢伴下演唱曲谱,并唱出6/8拍的强弱规律。
6.带节奏的朗读歌词。
7.词曲结合,完整练习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总结:“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夕阳西沉时晚风吹拂草地,晚霞盈满天边,人们载歌载舞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追求与热爱之情。”
(四)巩固拓展
以音乐小组为单位,为歌曲编排伴奏,练习结束后进行展示,并进行师生互评。
(五)小结作业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歌曲《晚风》,掌握了6/8拍的节拍及其强弱规律,同时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能够对生活、对自然更为热爱,珍惜当下。
课后作业:课后为歌曲编排一小段简单的舞蹈动作。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58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