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我的好邻居》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引导

免费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1.题目:《我的好邻居》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认识好邻居的重要性;(2)提高团结合作的能力;(3)规定时间内完成试讲,并配合适当板书。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1.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懂得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重视邻里之间的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邻里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多媒体展示邻里之间相处融洽的视频。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邻里之间相处融洽的好处都有哪些?学生纷纷发言。教师总结:老话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和邻居关系融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那么我们与邻居相处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新课。从而导入新课《我的好邻居》
探索新知
环节一:介绍邻居的小伙伴
1教师播放多媒体视频,视频里是一对相处融洽的邻里小朋友;.
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我们自己有没有玩的比较好的邻里小朋友呢?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的好朋友吧,并说一说我们平时都玩些什么游戏。
学生思考。
2.邀请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评。
3.教师总结:我们的邻里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欢乐,
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所以我们要和好朋友和睦相处。
环节二:认识邻里小朋友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还有很多小朋友不认识自己的邻居,
大家给这些小朋友出出点子,我们应该如何认识邻里的好朋友呢?
2:分组讨论结束,邀请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观点。
3.教师点评并总结:我们应该要尊重、懂礼貌,热情打招呼;互相分享小秘密;一起玩耍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认识邻里好朋友。
环节三:邻里相处需要注意什么
1.教师多媒体播放:小张去邻居家串门的一些细节表现的小段视频。提出问题,小张这样做对不对?我们去邻居家串门需要注意什么呢?
2.学生纷纷说出自己认为应该注意的点。
3:教师总结:首先我们应该懂礼貌,要主动与家里的大人问好,打招呼,其次未经允许不能乱翻动别人家的东西,再次不可以抢邻居家小朋友的玩具,最后不要在别人家里大喊大闹。
三、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组织同学们演一演我们去邻居家做客的正确表现。
教师总结:我们要和邻居保持关系融洽、和睦相处,是需要我们去维系,去经营的,靠的是平时的一举一动的表现去维护的,所以我们要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努力处理好邻里之间的关系。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如何与邻居和睦相处的知识,懂得了邻居的重要性。
五、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搜集有关邻居和睦相处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我的好邻居
一、介绍邻居小伙伴
二、认识邻里小朋友
三、懂了邻里相处之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53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