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记金华的双龙洞》 2.内容: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

admin2022-08-02  11

问题 1.题目:《记金华的双龙洞》2.内容: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同"物"字读音)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3.基本要求:(1)试讲10分钟。(2)了解主要内容,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金华双龙洞风光宣传片,请学生说说感受(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圈画出作者游览顺序的语句,并尝试着梳理文章脉络。
遇到不懂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挑重要字词重点讲解。
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作者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读一读“进洞前”的部分,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句子。
明确: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追问:这句话有什么好处?学生独立思考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随后派代表回答问题。
2.提问:作者继续向前游览,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洞口、外洞和内洞特点的?
要求: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洞口、外洞和内洞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3.提问:文段中怎样体现孔隙的狭小?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在相关语句旁边写下批注,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4.提问:内洞除了“黑”“大”之外还有哪些特点?作者又是如何表述的?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语言特点?
要求:学生阅读文章,随后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学生结合文本和视频,相互讨论。
5.提问:读完以后,你觉得作者通过如此细致描绘双龙洞,想要表达什么?
要求: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明确:表达了对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板书复述课文,并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学生举手发言,言之有理即可,随后教师总结:大自然鬼斧神工,美丽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让我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与探索吧!
六、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的介绍,为金华双龙洞写一则宣传语。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48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