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金色的草地》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

资格题库2022-08-02  18

问题 1.题目:《金色的草地》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2)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文意;(3)体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4)要有适当板书。4.答辩题目(1)你本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你是怎么突破的?(2)你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应该怎样引导朗读?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激情引趣,创设“草地”情境
1.揭示课题。(课件演示:俄罗斯乡下的一片金色的草地)
你们看到过这样的金色的草地吗?看了有什么感受?再看看课文插图。(板书课题)
2.认真读课题。(突出“金色”这个词)草地本来是“绿色”的,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让学生对“金色的草地”这一景象产生浓厚兴趣,激起阅读期待。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教师解答学生疑惑。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拟简短小标题。
(参考标题:窗前的草地快乐地玩耍草地变颜色可爱的草地)
(三)精读课文,深入赏析
1.学习(快乐地玩耍)该部分,找出描写兄弟俩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①从玩耍引起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蒲公英本不引人注目,然而,作者通过“装着”“喊”“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时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引起“我”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
②“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
“一本正经”是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意思。课文用“装着”“喊”说明“我”的动作、语言是有意引起弟弟的注意。
③“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这里巧用了“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我”和弟弟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体现了童真童趣。
2.品味草地变颜色部分,解开颜色变化之谜。
文章的草地为什么变了颜色呢?作者是怎样解开迷惑的呢?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反复诵读理解。
①找出草地变颜色的句子来欣赏。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多么有趣的现象。
②寻找草地变色原因的句子诵读。
“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抓住蒲公英花瓣的“张开”“合上”解开了“草地”变色之谜。)
③画出“我”喜爱蒲公英的句子精读。
(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解开草地“颜色变化”规律之谜,关键在于细心观察。)
(四)拓展延伸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五)小结作业
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在课余的时候,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作业:背诵第三自然段,抄写草地按时间顺序改变颜色的句子。查找其他描写大自然神奇的词句,进行积累。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7448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