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调查中,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免费题库2022-08-02  49

问题 在社会调查中,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选项

答案

解析 样本规模又称为样本容量,它是指样本中所含个案的多少。在社会调查中,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
(1)总体的规模
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有关,总体越大时,则样本也要越大,这样能保证一定的精确度。但是,这种想法只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正确的。即在总体规模很小时,提高样本占总体的比例,的确能够明显地改善抽样的精确度。当总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样本规模的增加与它并不保持同等的增长速度。但是,样本规模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总体规模的增加速度。换句话说,当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样本规模的改变量是很小的。
(2)估计的把握性与精确性要求
抽样的目的往往是要从样本去推论总体。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第二个因素,就与这种推论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密切相关。在社会研究中,我们用置信度与置信区间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样本规模与抽样的可靠性及精确性之间的关系。具体阐述如下:
①置信度又称为置信水平,它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的概率,或者说,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中的把握性程度。它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置信度越高,即推论的把握性越大,则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
②置信区间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下,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误差范围。它所反映的是抽样的精确性程度。误差范围越大,精确性程度越低;误差范围越小,精确性程度越高。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置信区间越小,即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误差范围越小,则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总体的异质性程度对所需样本规模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总体中成员相互之间不存在差别时,只要了解其中之一就行了。一般来说,要达到同样的精确性,在同质程度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所需要的样本规模就小一些;而在异质程度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所需要的样本规模就大一些。
与总体异质性程度有关的另一个因素是,当总体中的大部分成员对某个问题的回答或选择与小部分成员的回答或选择不同时,则所需要的样本规模要小一些;而当选择两种不同回答的成员比例相差无几时,则所需要的样本规模为最大。
(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也对样本规模的大小产生影响。从样本的代表性、抽样的精确性考虑,则样本规模当然是越大越好;但抽样所得到的样本是要用来进行调查的,样本规模越大,同时也意味着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越多,意味着所可能受到的限制和障碍也越多。因此,从抽样的可行性、简便性考虑,样本规模又是越小越好。另外一些因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①分析要求与样本容量;②抽样方法与样本容量;③无回答与样本容量。
总之,样本规模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定。根据普遍的观察与实践,可将现实中各种调查的样本规模进行归类:小型调查类,样本规模在100—300之间;中型调查类,样本规模在300—1000之间;大型调查类,样本规模在1000—3000之间。小型调查类的样本规模通常用于非正式的或要求不高的、总体规模较小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6616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