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考试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选项

答案

解析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主要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要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主要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主要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时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①埃里克森的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对学龄初期儿童,应鼓励其想象与创造,对儿童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耐心回答其问题,以发展其主动的人格;教师应给进入学校的儿童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儿童理解失败也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教育学生学会如何理解与帮助他人。
②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在这一阶段,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所以,在小学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小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小学生学习落后,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能给予惩罚,而要多给予积极的鼓励,对于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特别注意培养其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努力学习,当这些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其充分体验到通过努力而获得成绩的内心快乐。勤奋与自卑这一阶段是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教师对小学生良好个性晶质的形成能够起到榜样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言教的同时要注意“身教”的作用。
③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而避免角色混乱,尝试着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的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统合起来,形成自我的整体评价,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青少年只有认识到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同一性。教师的专业特征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同一性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学教师要以各种方式对青少年给予及时合理的强化和反馈,成人给予的理解和指导有助于中学生认识自己,并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促进儿童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6388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