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免费题库2022-08-02  20

问题 简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选项

答案

解析 (1)社会助长及其性质与机制
①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②社会助长的性质与机制。社会助长作用虽然广泛存在,但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最终会变为社会干扰。群体背景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工作任务性质的复杂程度。如果工作为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活动,则群体的背景会起到社会助长作用。如果工作为需要一系列判断、推理等复杂的思维工作,则群体的背景会造成社会干扰作用。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群体背景能够引起行为内驱力的增加,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思维工作,群体所造成的社会干扰作用,是因为他人的存在和由其造成的种种干涉,导致人的精神不集中所致。
(2)社会惰化及其机制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付出的个人努力程度也会相应地下降。
社会惰化作用在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原因是,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在以下几种情境下,人们倾向于较少出现社会惰化作用:①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②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③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④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⑤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6378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