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admin2022-08-02  16

问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下面的流程图旨在统计指定关键词在某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设这篇文章由字符A(0),…,A(n-1)依次组成,指定关键词由字符B(0),…,B(m-1)依次组成,其中n>m≥1。注意,关键词的各次出现不允许有交叉重叠。例如,在"aaaa"中只出现两次"aa"。该流程图采用的算法是:在字符串A中,从左到右寻找与字符串B相匹配的并且没有交叉重叠的所有子串。流程图中,i 为字符串 A 中当前正在进行比较的动态子串首字符的下标,j为字符串B的下标,k为指定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流程图】

选项

答案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能力。在文章中查找某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是经常碰的问题。例如,为了给文章建立搜索关键词,确定近期的流行语,迅速定位文章的某个待修改的段落,判断文章的用词风格,甚至判断后半本书是否与前半本书是同一作者所写(用词风格是否一致)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流程图最终输出的计算结果 k就是文章字符串 A中出现关键词字符串 B的次数。显然,流程图开始时应将 k赋值 0,以后每找到一处出现该关键词,就执行增1操作 k=k+1。因此(1)处应填0→k。字符串 A和 B的下标都是从 0开始的。所以在流程图执行的开始处,需要给它们赋值 0。接下来执行的第一个小循环就是判断 A(i),A(i+1),…,A(i+j一1)是否完全等于 B(0),B(1),…,B(m一1),其循环变量j=0,l ,…,m-1。只要发现其中对应的字符有一个不相等时,该小循环就结束,不必再继续执行该循环。因此,该循环中继续执行的判断条件应该是 A(i+j)=B(j)且j<m。只要遇到 A(i+j)≠B(j)或者 j=m(关键词各字符都已判断过)就不再继续执行该循环了。因此流程图的(2)处应填i+j。许多考生在(2)处填 i,当j 增 1 变化后,仍然使用 A(i)进行比较就不对了。因此,在检查循环程序段时应多走查一次循环。如果(2)处整体的判断条件不成立,则该判断关键词的小循环结束。此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在 j=0,1 ,…,m-1 时全都成立 A(i+j)=B(j)(找到了一处关键词),直到j=m 时才结束小循环;二是在 j<m 时就发现了字符不等的情况,这说明此处并不出现关键词。 因此流程图中用 j<m来区分找到与没有找到关键词的两种情况。对于 j=m,己找到一处关键词的情况,显然应该执行 k=k+1,对关键词出现次数的变量 k进行增 1计算。同时,为了继续进行以后的判断,应将字符串  A 的下标 i右移 m(这是因为题中假设关键词的出现不允许重叠)。因此(3)处应填写 i+m,表示应该从已出现的关键词后面开始再继续进行判断。由于此时的   j=m,书写i+j的答案也是正确的,但这不是程序员的好习惯,因为这不符合逻辑思维的顺势,在程序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容易出错。不少考生在(3)处填写i+1,这意味着下次判断关键词将从A(i+1)开始,这就 使关键词的出现有可能发生部分重叠的现象。流程图中,对于 j<m 的情况,表示刚才判断关键词时并非各个字符都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刚才的判断结论是此处并没有出现关键词。即 A(i)开始的子串并不是关键词。因此,下次判断关键词应该以 A(i+1)开始,即(4)处应填 i+1。在下次判断关键词之前还应该判断是否全文已经判断完。最后一次小循环判断应该是对 A(n-m),A(n-m+1),… ,A(n一1)的判断。下标 n-m来自从 n-1 倒数 m个数。可以先试验写出A(n-m),A(n-m+1),… ,A(n一1),再判断其个数是否为m。经检查,个数为 (n-1)-(n-m)+1=m个,所以这是正确的。也可以用例子来检查次数是否正确。检查次数是程序员的基本功,数目的计算很容易少一个或多一个。 既然最后一次判断关键词应该是对A(n-m),A(n-m+1),… ,A(n一1)的判断,即对 i=n-m进行的小循环判断,所以当 i>n-m 时就应该停止大循环,停止再查找关键词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4250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