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对象、类和继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

题库2022-08-02  52

问题 以下关于对象、类和继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模块,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B.类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C.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D.继承表示对象之间的层次关系

选项 A.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模块,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B.类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
C.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
D.继承表示对象之间的层次关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出自《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 版)》第三章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3.4.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全书第138页。
1)对象是由数据及其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模版,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对象是由一组属性和对这组属性进行的操作构成的。对象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 故A选项正确
2)类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数据和函数封装在一起。类的数据也叫属性、状态或特征,它表现类静态的一面。类的函数也叫功能、操作或服务,它表现类动态的一面。 类和对象的关系可理解为: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版。故B,C选项正确
3)抽象是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以后形成概念的过程。它强调主要特征,忽略次要特征。
4)封装是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然后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
5)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和子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继承又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故D选项错误。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 复用和模式等。
(1) 对象:由数据及其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模块,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2) 类: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 封装在一起。类和对象的关系可理解为,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如果将对象比作房子,那么类就是房子的设计图纸。
(3) 抽象: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以后形成概念的过程。抽象是一种单一化的描述,强调给出与应用相关的特性,抛弃不相关的特性。对象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实体的抽象,类是一组对象的抽象。
(4) 封装: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面向对象封装是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整体对象,对数据的访问或修改只能通过对象对外提供的接口进行。
(5) 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与子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继承又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6) 多态: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多态使得某个属性或操作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表示不同类的对象特性。
(7) 接口: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其只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并没有定义操作如何做。可以将接口理解成为类的一个特例,它规定了实现此接口的类的操作方法,把真正的实现细节交由实现该接口的类去完成。
(8) 消息:体现对象间的交互,通过它向目标对象发送操作请求。
(9) 组件:表示软件系统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封装了模块功能的实现。组件应当是内聚的,并具有相对稳定的公开接口。
(10) 复用:指将己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实现的关键。
(11) 模式:描述了一个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3035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