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免费题库2022-08-02  24

问题 简述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选项

答案

解析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被称为有氧能力。肌肉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必须依赖于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基础条件,如对氧的摄取、运输与利用,肌纤维类型和神经调节功能等。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肌肉中的糖原储备有关。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是:(1)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的重要条件。强有力的心肺功能是运动中供氧充足的保证。长期耐力训练能够使心脏产生适应性变化,表现为运动性心脏,其特点是左心室扩张时心室腔容积增大。(2)血液功能最大吸氧量取决于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的气体运输能力以及肌肉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如血液的携氧能力对最大吸氧量有很大的影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氧的运载媒体,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重要因素。(3)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在大量的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地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地转换。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调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20148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