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德育过程的主要规律。

免费题库2022-08-02  42

问题 分析德育过程的主要规律。

选项

答案

解析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②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
③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④德育过程的多端性。思想品德的形成,通常以知为开端,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但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因此德育过程设有固定的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开端。
(2)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①学生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具有社会性,因此,德育过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具有可控制性。学校教育是德育过程的主要途径,但必须与社会、家庭、结合起来。
②德育是学生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界影响的。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所以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①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德育过程中,外界影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更取决于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即外界的道德要求与他已形成的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成为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②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的过程。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内因很重要。学生是一种积极活动的主体,他能根据已形成的思想品德能动地对教育者所提出的新要求做出评价和选择。因此,学生一旦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它能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同教育者互相配合,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①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
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不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290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