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

admin2022-08-02  43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气温与降水分布知识教学的“标准” 表述为: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材料二以下方框内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科书(2012版)“世界的气候”的教学内容摘录。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节选)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下图显示了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方法(图3.25)。按图3.25提示的方法.比较图3.26中温带大陆西岸的A地与大陆东岸的B地的气候差异。问题: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5分) (2)根据教学目标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本课的教学要点。(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9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知气候的概念及气候两大要素;能够准确在地图上指出气候的分布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填图等方法熟悉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全球气候分布和气候特征的了解,培养全球意识,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教学要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
【学情分析】
初中生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表现,教师应该多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七年级学生对气候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因此教学应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悟到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中尽量多采用直观教学,符合其形象思维.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表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景观图.包括非洲的热带草原景观、撒哈拉沙漠景观、亚马孙的热带雨林景观、南极的冰雪景观等,提问图片中有什么。
学生:草原、狮子、沙漠、森林、冰雪、企鹅……
教师:为什么世界上不同的地方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景观和动植物 这和什么有关系  
学生答:气候。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气候。了解世界的气候是怎样的,气候类型是如何分布的,各自有什么特征。
设计思想:导课中通过图片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新课讲授
(1)气温和降水
教师展示春节时我国云南春暖花开和黑龙江大雪纷飞的景象。提问: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气温不同。
教师展示江南水乡和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提问:这种差别是什么导致的  
学生:降水。
教师:气温和降水构成了气候的两大组成要素,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主要描述它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设计思想:通过直观展示与学生较贴近的我国的东西和南北差异,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两大要素。
(2)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教师出示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然后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图来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让学生在气温曲线图中找出最高温和最低温以及它们出现的时间。
学生:北京最高温在30%以上,出现在7月份,最低温在0℃以下,出现在1月份。
教师:通过降水柱状图找出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特点。
学生:夏季降水多,冬季少。
教师:我们把气温和降水特点结合在一起就得出了北京的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设计思想: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气候的差异比较
教师出示含有处在温带大陆东西两岸的A地和B地的地图.同时展示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它们的气候差异。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B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设计思想:运用刚学过的判读方法来分析气候特征,巩固加深印象。
(4)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分析
学生分组抽签,每组抽取一个气候类型作为目的地的气候。分析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同时找出其分布地区即旅游目的地的大致范围。
教师同时展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及各自的景观图和气温降水资料图.供学生讨论分析。
各组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气候特征。
设计思想:通过设计旅游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5)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教师给出当地的气温降水资料,请学生根据数据进行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请学生分析气候特征。
教师首先进行演示作图,然后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教师挑选较好的图进行展示。
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同时加深印象,有助于对图的判读。
3.课堂结束
教师总结回顾所学习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结束课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233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