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的《精细的描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

admin2022-08-02  35

问题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的《精细的描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主要是运用线描的表现手法让学生表现一幅自己喜欢的线描画。教材中展现了宋代李嵩的《市担婴戏图》,门采尔的线描作品《两个中国香炉》,以及学生的一些线描作品如《运动鞋》、《机器人》、《椅子》等作品。以下是某位老师为该课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请你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合理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将环节二(新授)的部分补充完整,要求能够恰当运用教学辅助手段,至少设计三个有价值的课堂提问。一、导入游戏导入,由教师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物品或工具,(如自行车,书包,鞋子等。)请学生闭上眼睛,说说它的细节特征。看哪位同学说地对说的具体,引出课题精细的描写。二、新授三、课堂练习,语言表达。(略)四、展示评价。(略)五、教学小结、拓展延伸。(略)将环节二(新授)的部分补充完整,要求能够恰当运用教学辅助手段,至少设计三个有价值的课堂提问。

选项

答案

解析 图片展示,直观感知
1、用投影仪展示宋代李嵩《市担婴戏图》
简介:宋代风俗画的代表作;
内容:画面中一位老货郎(旧时汉族民间在农村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贩卖日用杂货的商贩)走街串巷,鼓锣呼唤,招来一群老少挑选商品的情景;
作品中哪些地方进行了精细描写?
货郎、妇女、儿童
货担上的小葫芦刻画的很精细,上面的福字都看得清清楚楚
货郎脚上的草鞋
2、引导学生对门采尔作品《两个中国的香炉》进行赏析:
构图:画面两个香炉主次分明,突出了视觉刻画的空间效果,画面安排饱满
造型:线条流畅,富有变化,粗细(边缘线与细部刻画)、曲直(边线花纹)、虚实(主体及上下两部分),注重细部刻画。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线条的疏密、长短、曲直、穿插来精细地表现物象。
3、欣赏学生作品:看看课本中,同龄的小伙伴创作的作品。思考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运动鞋”:鞋带的走势;鞋底的商标;鞋面缝合的纹路
“两个书包”:书包的拉链,两侧的网袋、提手都刻画地很生动、逼真;这些部分线
条的细、密与书包轮廓的疏线条形成强烈对比;
小组讨论总结:
平时在创作前,要仔细观察描绘对象;注重细节的刻画,使画面更生动。
通过线条的疏密、长短、曲直、穿插来精细地表现物象。
你认为要进行精细描写,需要做哪些准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166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