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守恒。不仅是机械能,

练习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教师: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守恒。不仅是机械能,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与内能相互转化,如电流通过灯泡时钨丝变热发光,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出示电灯泡)。燃料燃烧生热,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实验证明:在这些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都是守恒的。教师板书:能量守恒定律。教师:下面大家先阅读下教材。4分钟后,教师播放风力发电、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水电站工作、植物生长等录像。录像最后显示需要学生讨论的题目。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风力发电是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3.化学上电解食盐的过程中是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4.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不能成功?教师:下面大家讨论一下这几个题目。学生讨论3分钟后,教师直接总结。教师板书:1.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2.风力发电是将风能先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3.化学上电解食盐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4.第一类永动机循环一周回复到初始状态,不吸热而向外放热或做功。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教师:同学们,大家整理下笔记。问题:(1)对该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2)针对上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的教学以知识与技能的落实为重点,以强化训练为主要手段,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强调知识本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关注度不够。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人们有关能量转化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了解人类探究能量守恒普遍规律的历史过程,包括实证研究和思维认识上的突破等。教师直接总结现象,会导致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普遍规律的认识停留在接受认同的浅层面。
(2)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手动发电机并提问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
学生: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是的。下面大家来看一段录像并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能量转化的例子。
教师播放火力、水力、核电站发电的视频片段。
教师:谁可以说几个其他能量转化的例子?
学生:电灯发光、汽车行驶、重物下落等。
教师:很好。在历史过程中,很多人对能量转化现象有过研究,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史料并提问:这些历史研究成果表明什么观点?
1801年,戴维发现电流的化学效应,实现了电和化学的联系和转化。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实现了电和磁的联系和转化。
1821年,贝塞尔发现了温差电现象,实现了热和电的联系和转化。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和磁的联系和转化。
1840年,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实现了电和热的联系和转化。
1842年,焦耳测定了热功当量数值,实现了机械和热的联系和转化。
学生: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上述研究发现,从各个侧面加深了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间联系与转化的认识。到了19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界认为应该以一种相互联系的观点去认识自然。
教师: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在科学史上,一些科学家就想设计一种不需要消耗任何燃料或动力的机器,一经启动,就可以不停地运转的“永动机”。大家觉得这种永动机可以实现吗?
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教师:今天我先把结论告诉大家,是不能的。因为在一个封闭(孤立)系统中总能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能量不可能凭空产生。至于为什么,同学们回去研究下,下节课我们去实验室研究,好不好?
学生: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44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