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功率”的内容要求是:“结合

题库2022-08-02  47

问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功率”的内容要求是:“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演示实验如下。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等知识。任务:(1)简述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的定义。(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电功率”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

选项

答案

解析 (1)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作额定电压。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叫作额定功率。
(2)教学设计如下:
电功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有W和kW。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一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具有节能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难点
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1.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
2.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电功的大小与用电器的功率与通电时间都有关,用电器的功率越大,通过时间越长,消耗的电能越多。
大家看一下实验桌上的小灯泡,上面标有“36V25W”的字样,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把它接到不同电压两端,它的功率会变化吗?大家实际动手操作下。
【学生】把“36V25W”的小灯泡接在36V、24V和12V的电压下,观察灯泡的亮度。发现灯泡越来越暗。说明灯泡的功率减小了。
【教师】同一个用电器,在不同的电压下,其实际的电功率会随着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大家说一说电热水器的铭牌“220V1000W”表示的意思。
根据此电热水器的铭牌信息,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物理量呢?
【学生】220V表示此电热水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1000w表示它的额定功率为1000w。
学生讨论回答:
1.可以算出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可以算出电热水器的发热电阻的阻值。
【教师】如果电热水器两端电压低于220V,它的功率就小于1000W,此时它工作时的功率就是实际功率,
但它的额定功率仍然是l000W。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参数,它的大小是不变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是指把用电器接在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它的实际功率大小与实际电压有关。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是会变化的。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会相等吗?
学生讨论:
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就等于额定功率。当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不能正常工作;当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就大于额定功率,用电器可能会被烧坏。
用电器在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一般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否则容易损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和归纳的能力。通过实验比较直观的反映出不同电压下灯的电功率,对实际功率有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熟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增加欧姆定律与电功率的联系。
环节三: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作业:①课本P95“想想议议”
②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
③观察家庭用电器的铭牌信息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学习内容,同时增加课外调查的作业,使物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42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