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浮力”时的片段,教师已经讲完浮力产生的原因,开始讲授影响浮力

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浮力”时的片段,教师已经讲完浮力产生的原因,开始讲授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师:大家知道了浮力产生原因,那么大家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生: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师:不对。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没有关系,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还有什么呢?生:跟在水中的深度有关。师:不对,怎么会跟深度有关呢?来,我告诉大家……问题:(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析。(15分)(2)请设计一个新的教学片段,以改进上述问题。(1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①教师回答学生提问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学语言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评价和激励。该教师的教学只是一味地否定,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对学生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②在课堂中,教师的“专制”行为,极大地体现了教师权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只有在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下才更容易产生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③该教师没有强调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的应用,忽略了方法性知识的传授,可能影响学生对实验的整体把握。
(2)教学片段:
师:大家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现在老师组织一次头脑风暴,大家尽可能多地说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想出验证的方法。下面分组讨论,谁有想法就立刻举手回答。
生1:老师.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师:很好。那么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1:我们打算用两个体积相同但是密度不同的物体,分别测量在水中的浮力大小。
师:这一组同学想得非常周到,在验证某一个量对于浮力的影响时,要尽量排除其他量的干扰,这种实验方法称作控制变量法,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物理实验中。今天,我们也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
生2:老师,我们认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师:那么怎样验证呢?
生2:我们打算用几个大小不同的同种物质,测量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
师:想法很好,但是你们如何才能测量这几个大小不同的物体的体积呢?
生:嗯……
师: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不如使用圆柱形,在圆柱上画出刻度,这样就能轻易定量分析浮力大小与浸入
水中体积的关系了。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
生:老师,我们打算换一种液体,测量两种不同液体中,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有变化?
师:非常好,这组同学想到了液体上,不再局限于物体的密度与体积这两个因素。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运用发散思维,找出各种相关因素进行验证。最终我们将各组同学的实验结论汇总,分析出浮力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41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