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 10 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光现
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 10 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光现
题库
2022-08-02
124
问题
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图 10 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光现象” 一章中的演示实验。
任务:(1) 该演示实验最适合哪个物理知识点的教学? (4 分)(2) 基于该演示实验, 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互动的教学片段。(8 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演示实验最适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该实验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当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演示实验中的手)时,会在不透明物体背后形成一个黑暗区域,从而形成影子(实验中的手影)。
(2)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今天,老师用另一种形式,和大家一起再次领略这个故事。
(播放手影戏:农夫与蛇的故事。通过手影戏中精彩绝伦的表演,向学生展示惟妙惟肖的蛇和农夫的形象,创设既生动又富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
师:视频中惟妙惟肖的蛇和农夫是哪位高超的“演员”呢?
生:视频中的故事不是通过某位演员呈现的,而是通过手影呈现的。
师:看来大家对于手影戏并不陌生。那么,大家想不想尝试一些简单的手影形象呢?比如:老鹰、天鹅、孔雀、狗、山羊等。
生:纷纷尝试各种手影形象。
(农夫与蛇的手影戏激发了学生尝试手影表演的兴趣。此时,给学生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纷纷动起来,可以深化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各种手影动作,并及时给予点评和引导,使课堂井然有序)
师:同学们表演了很多有趣的动物形象,假以时日并勤加练习,相信同学们的手影技艺也会愈发精湛。那么,大家知道手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吗?能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吗?
生: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背后会形成黑暗的区域,说明光应该是沿直线传播的。师:是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
家能够列举出来吗?
生:雾天开车时,发现汽车前灯射出的光线是直的。老师翻PPT的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也是直的。师:大家非常棒,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在空气中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在水中光会沿直线
传播吗?我们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验证吧。
(教师演示在盛水的玻璃槽内水槽滴几滴牛奶,用激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生:在水中的光线也是直的。
师:那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是的,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叫作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384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活动根据各学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的个体意愿开展,说明它具有()A.实
要求学生自己制定行为目标,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奖励自己,自己惩罚自己,此做法属于自
教师运用说服教育法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A.有针对性 B.有感染性 C
“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方法之一,下列符合“慎独”要求的是()。A.马老
胡老师在制定班规时,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以契约方式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此方式促成的
进入初中后,刘超突然觉得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等问题常常
初二女生赵丽,因学习成绩下降,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她最敬佩的物理教师朱老师主动找
属于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要求的选项是()。A.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B.
有效使用测量法应注意()。A.确立对待测量的正确态度 B.采用符合要求的测
研究表明,能够激起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是()。A.教师的赞赏 B.学习材料的
随机试题
Theindustrialsocietieshavebeenextremelyproductiveduringthelasttwo
[audioFiles]audio_eusz20096_001(20097)[/audioFiles]A、Themanshouldn’thesitate
在测量放线前,根据设计图纸,主要由()负责建筑空间数据采集。A.项目经理 B
太空垃圾,即空间碎片,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产物,包括完成任务的火箭箭体和卫星本体、火
慢性汞中毒的三大主要临床表现为A.脑衰弱综合征、口腔-牙龈炎、腐蚀性胃肠炎 B
质量检验的报告功能在于为()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A.质量控制B.质量培训
社会工作者小杨为社区矫正对象小吴提供个案服务。在制订计划过程中,小吴已同意签署一
与Nernst公式计算所得相比,实际测得的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值( )。A.恰等于
某公司要招聘近千名新员工,有1600人通过初试。为了保证所聘用的员工能够胜任公司
工伤事故分类的方法较多,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