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课,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阻(阻值为25kΩ

考试题库2022-08-02  31

问题 案例: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课,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阻(阻值为25kΩ),电流表(量程为500μA,内阻约为300Ω),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00kΩ),直流电源(24V,允许最大电流为1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kΩ,额定功率1W),电键和导线若干。 某实验小组连接的电路图如图所示,老师检查电路后与该组同学进行如下讨论: 老师:你们连接的线路不对.应该按照老师给出的电路图连接。 学生:这样连接也可以呀,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流过电阻的电流, 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得到电阻的阻值。 老师:刚才老师讲的时候你们都没有听吗 这样测量实验误差很大。 老师边说边自己动手改接了学生的电路.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测量。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情境进行评析。(10分) (2)根据上述情境中电路连接的问题,画出电路图的合适接法。(5分) (3)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认识上述情境中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掌握伏安法测电 阻时电表的正确连接方法。(1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的教学行为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评价理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问题的评价过于偏激,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电路的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要帮助同学分析他们连接的电路正确与否的原因。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学中更要注重激励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眼神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学中要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2)(3)用对比法让学生理解电流表内接、外接对求值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34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