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计算机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

admin2022-08-02  49

问题 (材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计算机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学生理解数据是如何存入计算机中的它们在计算机内部是如何存储的“等问题是进一步学习数据加工与处理的基础。在“数据的采集与存储"这一节课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数据的表现形式及采集方法、数据的存储方式,二进制数与其他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为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魏老师设计了一个制作校园一卡通”的情景,引导学生围绕一卡通数据采集, 经历“分析数据采集的需求设计数据采集方案探究数据存储方式”,体验将实现问题抽象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请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0分)(2)请根据材料中的情境并结合题目(1) 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导入环节。要求该环节能够引导学生说出校园一卡通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数据方法及数据存储方式。(10分)(3)请你结合题(1)设计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举例讲解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除二取余”法,再用“加权求和法进行验证。(1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①理解数据的表现形式以及采集方法,领会二进制数与其他进制之间的转换,有意识地开展数字化学习。
②通过讨论,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环境下,发展学生分析信息能力,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新知识的能力。
③培养探索信息新技术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感受计算机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10分)
(2)教学导入
播放学生在校生活记录的短片并提问: 如果我们想要在校园自由进出,既享受美食,又在图书馆知识阅读,那校园一卡通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怎么采集各种数据和存储数据的呢通过情境导入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一卡通数据采集方法及存储方式,体现了教学的生活化,既形象又生动。(10分)
(3)知识点1: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概念
教师通过半斤八两、小时、天数等生活中的例子,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制的理解,在自主学习环节,采用自主探究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区别和联系;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包括数码,位权等知识点),师生共同总结:数据是以进制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二 进制是由0和1组成的,所以计算机只能识别0和1。而十进制是人们通常用到的,方便记忆和计算。通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思维。
知识点2: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
教师提问:如何把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和我们熟悉的十进制数相互转换呢教师举例十进制数213的位权就是102,2的位权就是101,3的位权就是100,学生通过教师举例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并探究+进制数15转换二进制的方法,而后师生通过动手合作共同总结“除二取余”的。
方法:用15除以2,得7余1,用7再去除以2,得3同样余1,再次除以2,得1余1,与此同时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难点:除到最后得0为止,所以1除以2得0余1,最后进行倒序取余即可,为了验证学生的结果是否正确,鼓励学生思考并引出“加权求和"的验证方法,二进制111转化为十进制20+21+22+23=15。通过小组合作验证成功后,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有利于学生对小数的进制转化以吸其他进制转换的学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22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