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图层”一节的学习目标之一是:通过体验和实践,认识并理解图层的作用。以下是王

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初识图层”一节的学习目标之一是:通过体验和实践,认识并理解图层的作用。以下是王老师在《初识图层》一节的“体验活动”教学片段:【体验活动】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大家先来做一个小活动。(PPT出示图15)请将小黄人头上的苹果“挖掉”,要把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快速选择工具用上。(出示并给学生分发两个psd文件)老师准备了两个psd文件,大家用这两个文件分别操作一次.然后对比一下用这两个psd文件“挖苹果”之后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分别打开两个psd文件进行操作,并对比“挖苹果”的结果。表1是某学生对比后给出的结果。表1师(提问):为什么两张看似相同的图片,我们对它进行修改的时候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个psd文件的图层面板,如图16和图17所示,看看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挖苹果2.psd”的图层面板比“挖苹果1.psd”多了一个图层1。问题:(1)请分析王老师设计体验活动的意图。(10分)(2)请结合图16和图17,设计一段教师语言来小结图层的作用。(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王老师设计体验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直接经验,动手操作学习。设计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发现和优化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有利于学生获得满足感。王老师设计的体验活动遵循了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图层可以理解成一块透明的“玻璃”,在上一层涂画不会影响到下一层,但上一层的内容会遮挡住下一层的图像。如果“玻璃”上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个完全透明的空图层,当各“玻璃”都有图像时,自上而下俯视所有图层,就形成了图像最终显示效果。图16只有背景图层,所以挖掉苹果之后,小黄人的脑袋缺了一块;图17有普通图层1和背景图层,图层1是一个苹果,背景图层是小黄人的完整图,在图层2上挖掉苹果后,小黄人的完
整图像会显示出来。所以小黄人的脑袋不会缺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21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