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在教学“应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时,通过以下几个案例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

admin2022-08-02  36

问题 孙老师在教学“应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时,通过以下几个案例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所提及问题的解决手段,应用了何种智能工具。案例 1:王主任走进办公室给秘书小李布置了任务:“把这本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打出来,作为公司职工培训材料。”虽然只有两章内容,但文字量足有 30 多页,怎么办?小李并没有着急,他利用扫描仪与汉字识别软件很快完成了任务。案例 2:一位不懂汉语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在商店买东西时利用手机中安装的语音翻译 APP 与售货员对话,顺利购物。案例 3:我们利用在线汉英翻译服务,输入汉字内容是“你好,我在这里挺好的,现在正在学习一些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然后得到英文翻译结果是……然后,孙老师让学生独立操作案例中提到的类似工具。最后,孙老师给同学留了这样的作业:请搜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若干,并就应用案例写一篇关于“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学习体会”,上传至学习平台中的电子学习档案袋,同时给出下表作为评分标准问题:(1)学生的作业属于什么评价方法?(4 分)这种评价方法有什么特点?(6 分)(2)评价表格对学生完成作业起到什么作用?(4 分)请分别说明“要求”栏目中“优秀”“良好”“中等”标准的描述体现了什么样的学习目标。(6 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学生的作业属于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为终结性评价,是指某一教育、教学活动项目告一段落或实施结 束后,为了确定工作成效而进行评价。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评价对象的整体效益做出价值判断或 甄别优劣、评定等级。 (2)评价表格对学生完成作业的作用:①强化激励功能。对于教师来说,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 教学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和奖励、学习成绩测验等,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 效果。②目标导向功能。教师事先将评价的标准交给学生,使他们知道教师或其他学生将如何评价他们完成的学习 任务,将有助于学生调节自身努力的方向,从而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栏目中,“优秀”“良好”“中等” 等标准的描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达成要实现的 结果,也叫结果性目标,这是三维目标的基础。这个目标是显性的,可测量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知识”指信 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等,“技能”指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信息表达能力等,常用 句式是“学生会正确说出……,学生能够独立使用/操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20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