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中学的刘老师在讲解“气候资源与建筑”时,计划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光

考试题库2022-08-02  37

问题 桐庐中学的刘老师在讲解“气候资源与建筑”时,计划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1.光照与建筑图片展示:桐庐中学新校区效果图。引导提问:体育场有何特点?为何要如此设计?学校周边街道走向如何?又是为什么?总结归纳:要保证建筑物四面都有比较好的光照条件,比较合适的布局是其走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即在街道规划上可以考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2.风向与工业布局引导提问:①在一个常年盛行一种风向的地区,我们把可能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哪里比较好一点?②在季风区,如何布局较合理?③在风向多变区呢?示意归纳:某地常年盛行一种风向,那么一般把工厂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如果某地盛行季风,那么一般将工厂布局在与冬、夏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而在风向多变区,则要将工厂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教师提问:那我们桐庐呢?(给出桐庐市区示意图,以及一些条件——居民区、绿化带、化工厂等的分布)我们桐庐如何布局比较合理?学生活动:做家乡的小规划设计师。课后延伸:让学生课后去了解实际布局是否如此。问题:(1)刘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2)上述教学设计,在学生活动环节如何进行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选项

答案

解析 (1)优点:教学材料贴近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知识逻辑性强,层层推进;教学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缺点: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体现;缺乏学生活动。
(2)设置小组讨论环节(以光照与建筑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①提出议题。如光照与建筑布局的关系。
②组内讨论。教师将议题分解为几个小主题,如“体育场有何特点?为何要如此设计?”,然后进行小组分工。各小组收集资料,讨论各自小主题。
③组间交流。小组间进行信息与观点交流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对立的角度质疑彼此的看法和立场,进行科学辨析;要求学生进一步明确看法,稳固立场;帮助学生检验各自的立场,确认立场背后的事实假设是否正确以及这一立场的预期结果。
④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共同对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
⑤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要保证建筑物四面都有比较好的光照条件,比较合适的布局是其走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即街道在规划时可以考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09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