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于“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

免费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阅读关于“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内容。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2)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
②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③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
④学会利用海水等温线来判断寒、暖流。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通过对洋流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③在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时把握区域的个体差异。
(2)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环节二讲解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洋流的概念并标记关键词。
学生:阅读教材,并在课本标记关键词。
思考:洋流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常年的、沿一定方向、大规模。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阅读教材,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学生:分析整理。
教师点拨: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教师:我们如何来判断一个洋流是暖流还是寒流呢?
知识应用:等温线地图上判定寒、暖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
①判断南北半球:看等温线递变方向
因为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所以越往北水温越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寒、暖流
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表明该区域洋流水温比同纬度海区高,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教师:这些性质不同、分布各异的洋流是怎样形成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洋流的成因。
结合课本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对比,分析洋流的成因:
让学生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观察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与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引导学生联想: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学生填表并回答。
教师讲解: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当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教师: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画出大洋的环流模式图(画洋流模式图,假设圈外面全是陆地)。
教师总结:从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教师:现实生中,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的洋流模式还与理想的模式图有一些出入。看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冬季)。具体来分析现实中的洋流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全班分为四组,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每组观察一指定海区洋流的运动,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归纳出洋流运动的规律。
归纳共同点:各组根据学法指导归纳出各海域洋流的分布规律,并在图中画出此海域洋流分布的简单模式图。
教师:台上展示学生绘图的结果并让学生进行评价。把通过评价、经过修改的局部模式图汇总到一张图上,并添加“赤道逆流”等,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如下: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
方向:北顺南逆,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
方向:逆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南极环流。
教师:前面我们比较的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运动规律,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和观看多媒体,观察在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看回答。
教师:在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而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
环节三课堂小结
总结:对洋流模式图及各大洋洋流分布特征,可以联想为“8/0”。中间视为赤道,上面“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下面的“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完成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课堂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讨论,并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体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09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