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了解学生已有的地球自转知识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地

考试题库2022-08-02  46

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了解学生已有的地球自转知识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又怎样呢?引出“地球公转”的教学。材料二在讲授“洋流”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哥伦布在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时,一共用了37天,而他在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时,只用了20天。同时,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走的是距离较短的路线,第二次走的反而是距离较长的路线,可为什么还会出现第二次用时较短的情况呢?今天通过“洋流”知识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材料三“生活”导入是指教师使用生活实例、学生的亲身体验或有教学意义的历史事实、故事等引出教学内容。运用这种导入时,可以利用的生活实例很多,如结合时事报道、学生日常生活中对自然和人文现象的体验和感受,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歌曲、诗词等都可以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问题:(1)分析材料一、二所使用的教学导入方法。(2)运用“生活”导入法为“地球的运动”设计一个合适的教学导入。

选项

答案

解析 (1)材料一使用了复习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到新的学习活动中来,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材料二适用了设疑导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同学们,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如太阳的东升西落、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同学们思考过没有,这一切是怎样产生的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09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