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个地理教师的教学片段自述。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中,教

练习题库2022-08-02  50

问题 下面是一个地理教师的教学片段自述。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中,教材设计了几个活动题,让学生认识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水运、水能的影响。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我设置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对气候、河流、水运、水能会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争论激烈,在组内探究、组组交流中,逐渐得出共识,我国的气候会变得干燥;河流会减少,水量变小,流向改变;水运和水能的价值大大降低。问题:(1)该教学中运用了哪种思维方法?结合材料分析其作用。(2)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哪些要点?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教学中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地理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的作用: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由于逆向思维和实际情况相反,形式较为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材料中出现的当教师提出“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对气候、河流、水运、水能会有什么影响呢?”的问题时,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争论激烈。②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原有问题的理解。当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反面时,就会更加理解原有问题。正如材料中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与东高西低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效果是相反的,理解了后者,对前者自然更加清楚。(2)①提问要有启发性。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问题要明确、难易适中。教师的提问一定要具体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所提的问题需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要难易适中。③需科学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对象。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性,随教学进程不断深入。在恰当的时候提出适宜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提问的作用,有效促进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问答的活动中来。④提问形式要多样,鼓励学生发问。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把握提问的技巧,注意形式的多样化,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教师提问应能引发学生提问,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的行为习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9001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