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李老师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的教学设

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李老师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段: 一、合作活动“话”区域 (1)让学生填写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和地址、打长途电话拨区号,感受区域的存在,并了解其概念。 (2)展示东北林海雪原、海南岛热带风光、新疆高山牧区、内蒙古草原和长江三角洲农业与工业等景观图,感受区域的差异。 二、合作探究“划”区域 (1)请大家回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内容。想一想根据不同地理要素的分布差异,我国可以划分出哪些类型的区域 (行政区划、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区、季风和非季风区、农业区等) (2)根据区域的类型,找出区域划分的要素。 (3)按照划分情况,思考同一区域内的共性及不同区域间的差异。 (4)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的划分与课本“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进行对比.然后讲解自己的划分依据。 问题: (1)举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教学设计的亮点。(8分) (2)在本课结尾时,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课方式:“请学生在‘我爱你中国’的钢琴曲中,欣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请评述这种结课方式的优缺点。(12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①教学过程环节设计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了解区域的概念,再感受区域的差异,然后去探究区域的划分,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的相关内容,进而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②教学素材选取上贴近生活,比如信封、长途电话等都是现在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东北、海南、新疆等地风光也是现在学生生活中在电视等媒体上不难接触到的,这样既拉近了学生的心理接受距离,也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向往。对于课堂的进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③教学活动上符合新课程理念。既有学生独立的学习、感受和探究,如“填写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和地址”“回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内容”;又有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探究。
④教学评价上可以多样化,由于设计“话区域”和“划区域”两个不同的环境,使得教学评价的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呈现,如“话区域”阶段采用教师评价,“划区域”阶段采用先自我评价,再生生评价,最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这种结课方式主要的优点有:一是再现了四大区域的一些主要特征,对于知识的巩固有一定益处;二是选择在钢琴谱上呈现美丽的图片。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积极性,对于情感目标的实现也有一定的帮助。
这种结课的不足主要有:一是没有对教学内容、课堂中心作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归纳,不利于学生将学习内容进行深化理解:二是对于学生本堂课的表现没有相应的反馈,没有完整地实行相应的教学评价。三是“一节课结束便真的结束了一节课”.没有相应的悬疑或者迁移设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85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