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

资格题库2022-08-02  51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材料二:课文摘录: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在这种背景下,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共决定接受邀请,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乘专机抵达重庆。重庆谈判历时43天。10月10 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11月初,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南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发动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影片《南征北战》的视频片段。
教师:同学们观看完这段视频后,会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实现独裁统治,挑起内战。
教师:视频中,党的领导人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充满信心。历史事实也证明了人民军队最终取得胜利。
这场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是如何发生的,进程如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上述问题在本课的学习中找出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影视作品作为课堂导入的材料,内容选取契合教学的主要内容,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教师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明确本课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起到提示作用。
?二、新课讲授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教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国民党派出大批官员接收原来日本占领区的财产,因贪暴无度,被称为“劫收”。这从一个侧面看出国民党统治的腐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和各抗日根据地政权与武装力量的合法地位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战争结束后成立真正代表民意的政府成为关键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谈谈当时关于和平建国的方针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教师:调和不同方针的分歧,成为摆在国共两党领导人面前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国共产党决定接受邀请,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乘专机抵达重庆。这次国共两党间的会谈取得哪些成果?
学生:国共双方代表经过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该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中国。
教师: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这就表明全面内战无法避免。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全面内战的爆发
教师: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由于当时国共两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勤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人民解放军立足实际,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抗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2.解放战争的进程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关于解放战争进程的相关材料。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件中的材料,从中总结一下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学生: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解放战争经历了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阶段、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阶段。
教师:我们可以把上述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整理为以下内容。
(1)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阶段:时间是1946年7一10月,结果是人民解放军歼敌约30万人,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
(2)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阶段:时间是1947年3—6月,结果是西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分别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物价飞涨、民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的相关图片和文字材料。
教师:大家学过政治经济学原理,知道物价的大幅上涨与货币超发是密切相关的。课件左边图片中大学教师骑自行车驮着大捆的纸币去集市买粮,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学生:当时的国统区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教师:在本课的开始,我们知道国民党反动派将对敌伪财产的接收变为“劫收”。为了继续掠夺财富,国民党和官僚资本巧取豪夺,广大人民受到压榨和剥削,生活艰辛。国民党政权的统治逐渐不得人心,陷入统治危机。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教师:随着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失败,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一下人民解放军进行的三大战役。
学生阅读教材后,将三大战役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动淮海战役,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3)平津战役:1948年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发动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2.渡江战役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师: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颓势,准备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谈,其结果如何?
学生:国民党代表将《国内和平协定》带回,但未能最终签字确认,谈判破裂。
教师: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此后,人民解放军分路进军,歼灭残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方面: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进而失败。
(2)中国共产党方面: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设计意图】教师在讲授国统区的统治危机时,综合运用图片和文字材料,能够锻炼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时,通过对国共两党的对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分析问题的理念,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本课重难点知识的练习试题,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作答时教师予以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练试题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到查漏补缺。
四、本课小结
教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面临如何前进的问题。国共两党通过和平谈判,达成《双十协定》,为建立联合政府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执意实行一党独裁专制的统治政策,最终导致内战的爆发。人民解放军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国家、民族富强的必由之路,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之路。
五、课后作业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渡江侦察记》,组织学生对影片中的主要情节展开座谈讨论并形成观后感。
【设计意图】教师在本课的课堂小结中对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对我国发展道路选择的正确性给予客观公正的表述,有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经典影片,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历史学习兴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78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