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说

admin2022-08-02  46

问题 教师在“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技能:(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了解人的性别与基因的关系。(2)能说出男女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类型。(3)能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男、女染色体排序图,提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课前调查学校、社区性别的比例,以及课上“模拟生男生女的实验”提高数据记录、统计、分析能力。(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调查活动和探究实验,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能科学地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自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3)增强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问题:(1)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以及教学目标的特征是什么?(10分)(2)根据材料,说明三维教学目标表述的要素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①课程标准的要求;②教科书中的内容;③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应具有的特征:①指向性,规定教学活动的活动方向;②准确性,在分析学生学习背景、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③可测量性,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测量并做出客观判断。
(2)三维教学目标的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表现程度。其中行为主体是指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行为动词是指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行为条件是指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里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编写教学目标应注意的问题:①目标描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②目标所用的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③目标必须指明行为动词的条件,表明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46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