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教师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内容的教学。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

考试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材料:教师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内容的教学。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学生能很容易地根据叶片颜色的变化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有的学生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究性实验强调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共同合作,教师在其中设置了一些引导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教师制订了以下实验步骤: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⑦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使叶片变色。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洗掉碘液。问题:(1)根据实验目的分类以及教师的设计,该教学内容中的实验属于哪一种类型?(5分)(2)如何对生物学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15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设计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主要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2)生物学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为此,实验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因此,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外,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①取材的分析。正确选取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之所以实验失败,往往是因为取材不正确。因而在实验分析时,首先要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准确切取带分生区的洋葱根尖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有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切取根尖部位不正确导致的。
②药品与试剂的分析。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使用方法等都是影响实验结果正确性的重要因素,一定要严格按规定使用,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结论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分析中包括药品、试剂量的控制与分析,试剂浓度的控制与分析,试剂使用方法的控制与分析。
③步骤及操作分析。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步骤及操作错误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实验步骤顺序颠倒;漏做某个实验步骤;操作方法错误;操作不严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43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