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型和输血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由于血型鉴定具有潜在的感染疾病的危险,许多

考试题库2022-08-02  37

问题 人的血型和输血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由于血型鉴定具有潜在的感染疾病的危险,许多国家禁止在中学阶段采用人血进行实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活动建议为:模拟“血型鉴定”, 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模拟活动中选用适当浓度的AgNO3代表A型血清,NaI代表B型血清,Pb(NO3)2 代表A型血,BaCl2代表B型血。 请回答30-30题 要求: (1)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试剂(必要时可混合)和蒸馏水等材料,用表格的形式设计“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方案。(10分) (2)设计上述模拟实验的教学过程。(2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2)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展示台湾地震相关图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人们在地震中受伤并大量出血,这时,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救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投入新课学习。这样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好奇心和主动性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分)二、探索新知1、播放临床血型鉴定的视频,同时创设情境:班上某同学在见义勇为时大量失血,他的好朋友要为他献血的场景(依次展示他们的照片),从而引入模拟实验;2、教师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尝试探讨实验原理与过程,随机请学生自由发言并给与表扬鼓励。随后教师总结实验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教师演示实验操作(鉴定该同学血样) ;实验原理:ABO血型系统中分为四种血型,四种血型红细胞上带有不同凝集原,血浆中带有与自身不同的凝集素。当同种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时结合,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以利用凝集现象进行血型的鉴定。实验步骤:先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滴入“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再分别滴入需要鉴定血型的病人的血液,观察有无凝集现象。最后记录实验结果。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明确实验原理,观看教师演示,分组合作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安全问题。学生完成试验后与相邻小组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填写实验报告。(相邻小组检验的是不同血型的血样)组内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12分)三、巩固练习面教师大屏幕呈现两道关于血型鉴定的练习题,以抢答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巩固学生的新知。(2分)四、课堂小结教师随机提问同学:“学习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小结。(2 分)五、布置作业在课堂结束之前我会安排学生完成以下开放性任务:回去调查家庭成员血型,并作统计分析。(1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39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