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
资格题库
2022-08-02
107
问题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过实验,他证明了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如何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 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探究: ①观察:发现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 ②问题:水究竟怎样通过细胞膜 ③假设:__________。(3分) ④实验: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的__________细胞放在__________中。(4分) ⑤结果:前者能吸水,后者__________。(3分) ⑥结论:__________。(3分) (2)为了进一步验证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彼得.阿格雷又制出两种人造细胞膜,分别做成泡状物,然后放在水中,结果第一种泡状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第二种则没有变化。请指出这两种人造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异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2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③“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
④不含该蛋白质;蒸馏水
⑤不能吸水
⑥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
(2)相同点:都含有磷脂双分子层。不同点:一种含有水通道蛋白,一种不含水通道蛋白。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本题是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从而探究水究竟是怎样通过细胞膜的。因此,假设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在实验时,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不含该蛋白质的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中。结果发现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能吸水;经过处理后不含该蛋白质的细胞则不能吸水。因此,可以说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
(2)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彼得·阿格雷制成的两种人造细胞膜,其中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的含有水通道蛋白.而没有变化的则不含水通道蛋白。但它们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2964.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信息集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人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各种信息的组织、规划和提炼等
一种计算机病毒的出现,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病毒只破坏计算机软件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这种
在电影《头号玩家》中,人们沉浸在一个被称为“绿洲”的游戏世界里。该游戏采用的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用“我用的是10M带宽上网”来说明自己使用的网络的情况。
汽车驾驶模拟器能营造一个驾驶训练环境,人们通过操作模拟器进行驾驶训练。这主要采用
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采用二进制来表示,人们为了方便,也常常将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和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们经常要将纸质材料扫描成电子材料再进行编辑,现有的一些OCR软件能够扫描图片中
网络钓鱼是指不法分子通过批量发送欺骗性信息,引诱收信人主动提供其敏感信息(如用户
人们通过气象卫星获得大量的信息,这个过程属于( )。A.信息采集 B.信息处
随机试题
Completethesentencesbelow.WriteONEWORDONLYforeachanswer.Footballint
[originaltext]W:Sitdownplease,Mr.Johnson.M:Thankyou.W:Ihavereadyou
The35percentofAfrican-Americanyouthlivinginpovertyarethemostvisi
血栓外痔的主要症状是A、肛周肿胀,疼痛,流脓 B、肛门部肿物.剧痛,不出m
下列各项不属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的权利义务的是()。A、受让方在签订国有土地使
为什么把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期货从业人员应当服从()的监督与管理。A.中国证监会 B.中国期货业协会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A.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
某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空中飞行物坠落给施工造成了重大损害,()应当由承包方承担。
洛夏测验作为一种心理测验,其所用的方法是A.投射法 B.作业法 C.会谈法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