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卡尔文用小球藻进行实验,将其装在一个透明的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带有开关的通气管向
卡尔文用小球藻进行实验,将其装在一个透明的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带有开关的通气管向
资格题库
2022-08-02
107
问题
卡尔文用小球藻进行实验,将其装在一个透明的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带有开关的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CO2,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1)实验一:向密闭容器中通人14CO2,反应进行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可能的转移路径是_______。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2)实验二:在研究固定CO2的化合物时,停止CO2供应,结果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可推测出_______。(3)实验三:在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时,停止光照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检测。利用得到的数据绘制成示意图,最可能为_______(填示意图对应的字母)。
(4)实验四: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酒精中,使酶失去活性,将化合物固定在某一状态,随后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出各种化合物,这种分离方法被称为_______。
选项
答案
解析
(1)
反应时间(2)固定C02的物质是C5(3)A(4)纸层析法解析:(1)向密闭容器中通人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当反应进到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从CO2转移到碳化合物(C3),再转移到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根据题意可知,上述实验中卡尔文是通过控制反时间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2)在研究固定CO2的化合物时,停止CO2供应结果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可推出固定CO2的物是C5。(3)题干中说到“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的有无”可知,卡尔文通过停止光照来探究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光照直接影响光反应,而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NADPH),停止光照后,光应提供的ATP和[H]减少,影响C3的还原,而CO2的固定还在进行,导致短时间内C3含量升高,而C5含量降低之后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即示意图A。(4)这种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出各种化合物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2030.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实验课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与操作,习得
张红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实验初中任教,刚刚参加工作,张红踌躇满志,决心要把自己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多媒体
某教师讲解“秘鲁渔场的形成”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说明沿岸上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基本理念。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理解。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中“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形式的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
随机试题
Microblogging(微博)appearedin2006andhasmovedfromitsearly,perceivedli
[originaltext]Interviewer(M)LizVaccariello(W)Now,listentoPartOneofthei
InternationalWomen’sDay(8March)isanoccasionmarkedbywomen’sgroupsar
[originaltext]Let’stalkaboutthestorieswithexpressionsthatincludeth
下列有关蛋白磷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蛋白激酶相对应,该酶在信息传递
A.膏药 B.油膏 C.箍围药 D.掺药 E.洗剂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
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属于( )。A.一级医疗事故
长期精神紧张性头痛,推荐应用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 B.谷维素 C.地西泮
已知某分部工程的进度计划如下图单代号网络计划所示,图中节点表示工作,节点上方的数
女性,55岁。畏寒、高热(40℃)伴腰痛、尿频、尿痛、尿急1周。1天来出现意识淡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