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题库2022-08-02  36

问题 材料: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可拆卸的DNA模型教具,把模型建构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1)初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教师通过三维动画展示DNA分子的结构层次.图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2)通过组装DNA模型,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桌面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猜测一下每一个零件分别代表什么结构。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要求学生用桌面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组装成脱氧核苷酸,组装好后,互相检查组装出来的模型最多共有多少种脱氧核苷酸。学生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纠正后得出“共有4种脱氧核苷酸”的结论。教师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把每个成员做的“核苷酸”连接成DNA。通过教师的提醒,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更正,进而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3)通过观察、比较各组所做的DNA模型,总结DNA分子的共同性与特异性以及碱基数量关系。问题:(1)该教学设计需要老师很强的课堂组织技能,课堂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8分)(2)简述模型作为直观教具的具体作用。(12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课堂组织的目的在于:①引导和维持学生的注意;②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③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模型作为直观教具的具体作用包括:
①可用于新课的起始阶段。“引导观察的直观式”是用呈现的教具吸引学生的目光,在观察中产生思考,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②用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利用教具创设认知上的冲突,诱发学生的思考和提出问题。
③用于突出教学重点。简约化、形象化和模式化的直观教具可以生动、形象和逼真地显示突出教学重点。、
④用于突破教学难点。
⑤用于揭示机理。生物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其抽象性、隐约性、连续性、变化性、复杂性,而直观教具的演示可以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感知和表象.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对生物活动机理的理性认识。
⑥用于设置悬念。生物教学中,适时用教具设置悬念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⑦用于巩固知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18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