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铃响,老师安排教学过程:这节课让我们在模仿中体味雕塑的艺术之美。各组进行比赛

考试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上课铃响,老师安排教学过程:这节课让我们在模仿中体味雕塑的艺术之美。各组进行比赛,在所学范围内选择一个雕塑了解并模仿它,看哪组模仿得最像?组内推荐一个同学进行同步讲解,评委给出成绩。老师把各组表演的作品拍下来,并随堂拍摄录像。当老师讲述完这节课的过程后,教室一下子静下来,同学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各组都没有行动。有同学说:老师,现在上美术课还是上表演课啊?有的说:老师搞什么花样啊?我的心突地抖动了一下:这节课要糟了?于是就到各个组协助组长选好模仿的雕塑,组长开始分工:谁谁做演员、谁谁做道具制作、谁谁化妆、谁谁讲评等。一个组在行动,其他组也纷纷动起来,一时间,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认真地观看模仿的雕塑作品,利用课堂内一切可利用的东西做道具。负责表演的同学被组内的导演及化妆师摆弄着。全组人围着“雕塑”出谋划策,看着他们投入的样子,我举起照相机拍下一幕幕精彩画面。表演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他们的认真和创意甚至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这节课总体来说是成功的。这个内容上完以后,同学们都写了心得体会,及时对这节课进行了评价。他们谈到:“我开始不敢上去模仿表演,但小组同学一致推荐,于是我大胆完成了任务,最后评比结果是我们组第一,真是出乎意料。我没有美术的天赋,但这节课后,我开始对美术课感兴趣了。”“在模仿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雕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体会创作者的审美观和思想感情,透过雕塑的表情动作,进一步深入理解,最后把它模仿出来,通过课堂的模仿表演,让人印象深刻。”问题:结合案例对该教师的教学组织进行评价。

选项

答案

解析 通过这节课,让我更深地理解了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获得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师生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共同表现、共同享受美术之美的过程中,领会美术术语的含义,准确运用美术语言,树立健康的艺术观念,从而提高实践能力”的精神。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整个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教室里绝大部分同学都动起来了,参与度高;在欣赏、观察作品时比任何时候都仔细认真。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了解了外国雕塑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雕塑的主要特点,体会不同地域雕塑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还能创造性地模仿作品,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审美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913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