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

资格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

选项

答案

解析 【课题】中国画的形式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了解中国画形式美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欣赏与讨论,能够懂得中国画绘制中运用中国画独特的形式语言,提高对中国画欣赏的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中国画具有的丰富内涵,提升热爱祖国的情怀,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体验中国画的形式美。
难点:中国画形式美感的体现形式及各因素的价值判断。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图片、画册。
学具:毛笔、墨汁、宣纸、报纸、国画资料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教师播放课件出示课题:《中国画的形式美》(教师板书课题)
二、比一比
教师出示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两幅作品,学生分析对比:这两幅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小结:中国画是将诗、书、画、印结合为一体的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
(设计意图:通过中西作品的对比,启发学生总结中国画的特征)
三、品一品
教师继续展示图片,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国画的形式美。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参与指导。
1,师生共同品读齐白石作品《虾》《小鸡图》,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画的形神之美,美在哪里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中国画的形神之美在于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表现任何物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
2,教师出示潘天寿的作品《露气》《万山红遍》以及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图》,并以中国画的形象之美为例,逐一品读中国画的笔墨之美与色彩之美分别美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①中国画的笔墨之美: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造型概括,风骨遒劲,用笔果断老练,画面苍茫厚重。
②中国画的色彩之美: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教师总结补充学生答案。
(设计意图:展示作品,通过学生欣赏和讨论,进而引导学生懂得中国画美在哪里,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
3,品读章法多样的国画作品。
教师提示学生研读教材,并提出问题:中国画的形制和布局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答案,了解中国画的章法之美:
①中国画的形制:扇面、册页、长卷、立轴、条屏、框裱等。
②中国画的布局:题款、印章、留白等。
四、练一练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以家乡美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利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美的图片若干,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2,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五、评一评
各小组同学分别展示优秀作品,并派作者阐述创作主题、意图及创作原因,评说作品意境美。教师做最后评述。
六、课堂小结
师生通过问答方式回顾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要热爱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提高美术素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75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