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氧

练习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标准: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1》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化学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片段节选: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可以看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我们再看以下反应: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物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钠与氯气的反应属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又如.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属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从它们的原子结构来看,氢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获得(或偏向)电子的过程。要求:(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实质是什么?(2)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4)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板书。

选项

答案

解析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偏移)。(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偏移),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氧化还原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氧化”和“还原”这一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体会自然现象中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3)重点: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会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板书设计: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基本概念:氧化反应:得氧→化合价升高→失去(或偏离)电子还原反应:失氧→化合价降低→得到(或偏向)电子氧化还原反应: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二、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三、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37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