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下面是一位化学教师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课堂

最全题库2022-08-02  37

问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是一位化学教师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课堂教学的实录片段。教师:我们平常会见到很多金属,比如,铁、铜、铝等,那么怎么比较它们的活泼性呢?学生:(思考)教师:我们已经知道,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会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它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依据之一。教师:(边提示边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依据: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学生:(倾听)教师:大家理解了吗?下面我们来进行实验,研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加深对该判断依据的理解。实验1: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教师:请各小组(事先为各小组准备了相应的实验试剂与仪器)取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大家是不是看到铝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紫红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铜。说明铝可以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实验2:……问题:(1)请结合案例,说明该教师教学的主要特色有哪些。(7分)(2)你认为此案例中,该教师教学中还存在的不足是什么?(5分)(3)“金属活动性顺序”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这类知识在学生化学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8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教学的主要特色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有效提问,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运用学生自主实验的方式,请学生自主实验并进行观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
③板书直观明确,清晰地展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依据,突出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2)在此案例中,该教师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实验过程中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
(3)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在学生化学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①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发展的过程、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②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加深对化学现象本质的理解。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概括,从而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过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理论性知识,对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就不只停留在描述性的水平上,而是能比较深入地认识这些化学现象的本质。学生不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④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时,对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等也进行了升华,提高了自身的抽象概括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31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