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师在必修教材《化学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教学中,用“乙醇”设

练习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某教师在必修教材《化学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教学中,用“乙醇”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并展开教学:通过中国的酒文化引入课题→观察乙醇,总结物理性质→复习回忆乙醇的分子式→根据碳原子可形成四个共价键的原则,提出乙醇的两种可能结构(即→实验验证:乙醇和钠的反应→得出乙醇的分子结构,介绍羟基官能团→实验验证:铜丝在酒精灯的内焰和外焰移动 →介绍乙醇的催化氧化,启发联想断键方式→介绍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得出醇类物质的通性→介绍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布置作业,制作一份关于酗酒危害的海报。 请回答24题 问题: (1)简要评述上述教学设计的优缺点。(10分) (2)结合本案例,说一说教学设计时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学情分析。(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优点: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酒文化导入课题,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性。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乙醇的观察,总结其物理性质,并通过对乙醇分子式的回忆,来学习新知——乙醇的结构,可以使学生充分回顾旧知,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③采用实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如对乙醇的结构式的探究,通过乙醇和钠的反应得出乙醇中含有羟基官能团等。
缺点:①重难点不够突出。乙醇的催化氧化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得出断键方式。②缺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之前所学的甲烷的性质,如甲烷不可以与金属钠反应而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来说明乙醇的结构中有不同于烷烃的结构,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2)教学设计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①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是指教师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已经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例如,本案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对乙醇的了解情况。②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分析是指教师分析不同班级学生以及本班级不同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③学生学习风格分析。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本案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设计不同层次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28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