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资格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二氧化碳的内容:可供选择的情景素材:温室效应材料2某教科书“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内容中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如图a,b、13所示:依次进行以下各步操作:(1)往集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里注入l/3瓶蒸馏水,立即旋紧瓶盖,充分振荡,观察现象。(2)将瓶内液体倒出数毫升至试管中,滴加紫色浓石蕊溶液、振荡,有什么现象(3)再将上述试管加热,又有什么现象{图2}要求:(1)分别写出上述三步实验操作所能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推论。(2)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有关二氧化碳可能已有的经验有哪些(3)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教学片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1)操作l的实验现象:塑料瓶向内凹陷。得出的推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操作2的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得出的推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操作3的实验现象:溶液红色褪去,变回紫色。得出的推论:生成的这种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以溶于水,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知道了二氧化碳既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受热易分解,并能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逐步提高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和讲授法。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展示一瓶可乐,请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可乐中含有哪种气体【学生回答】二氧化碳。【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把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称为碳酸饮料,这里其实涉及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具体是哪一条性质呢这节课来一起探究下。环节二:讲授新课【教师演示】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描述、分析。【学生交流】向软塑料瓶中加入水;盖紧瓶塞后,发现塑料瓶向内凹陷。这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教师提问】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接下来继续进行第--+实验。【探究实验】取刚刚所得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之后向试管中滴加两滴紫色浓石蕊溶液,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司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紫色石蕊溶液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了一种酸性物质。【教师引导】继续加热试管,观察实验现象,推断这种酸性物质有什么特点9【学生回答】溶液红色褪去,变回石蕊溶液的紫色,可推断出这种酸性物质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教师讲解】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式为H2C0,,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请学生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回答】环节三:巩固提高【教师提问】思考为什么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叫碳酸型饮料·【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环节四:小结作业【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内容谈收获。【作业】课后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利用到二氧化碳性质的生活实例并简述其原理,比如干冰制冷、光合作用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20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