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最全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建议】(1)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的措施。(2)讨论:自然界碳、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硅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4节硝酸硫酸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部分片段一、硫酸硫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且能与很多物质反应。【实验4-9】在一个带导管的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丝状的铜丝。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盖好胶塞,使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加热。把放出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观察溶液的颜色。任务:(1)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6分)(2)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6分)(3)写出【实验4-9】的现象,并列出化学方程式。(6分)(4)由上述反应可以得出浓硫酸有哪些特性?怎样稀释浓硫酸?(6分)(5)给这一节课设计一个导入方式。(6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知识与技能:掌握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掌握浓硫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硫酸的氧化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中,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实事求是的原则.(2)重点与难点:硫酸的强氧化性;硫酸性质实验的设计。(3)现象:加热能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使石蕊溶液变红。(4)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将浓硫酸缓缓地沿着器壁注入水中,同时要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扩散。(5)导入教师引导,回顾稀硫酸性质: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知道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比如:与一些金属反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但是我们常说一句话叫“量变产生质变”,这在硫酸的身上就有非常鲜明的体现,那么浓硫酸与稀硫酸有什么不同的性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教师演示:往两根卫生筷上分别沾上浓硫酸和稀硫酸。学生观察:沾浓硫酸的卫生筷变黑。教师讲述:浓硫酸能使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变成黑色的物质,这就是“脱水”,这过程也可称为“炭化”,也是初中所说的“腐蚀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浓硫酸特殊的性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81609.html

最新回复(0)